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小时候,经常会听一些老人说:“墓碑四不立,立后人丁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知道当中的含义。
其实,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流行着土葬,只是随着近几年时代的发展变成了火葬。
土葬之后,都会在墓碑刻上死者重要的信息,这也对去世的人尤为的重要。
那么,到底是哪几种人,才会不能立碑呢?
无后不能立碑
古代社会,有句谚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反映了古人对生育后代的极端重视。
在古代,生儿育女被视为人生大事,尤其对男性来说,儿子代表着家族的延续。
人们深信鬼神并存,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若无子嗣祭祀,死后就无以为继,因此,生育被视为孝道,没有后代则被视为最大的不孝。
这种观念下,生儿育女成为古人的人生目标,对于那些不孕或者选择不生的人,社会采取排斥和鄙视,他们被认为没有完成人生使命,对祖宗失贞,理应被评判。
根据古人的信仰,人死后要葬于祖坟附近,以获得保佑,而没有后代的人,死后不能入祖坟,因为他们被认为亵渎了祖先,不配享受香火。
同样,由于没有子嗣照料,无后者也不能像有后人的老人那样立碑供奉,在古人心中,立碑是为后人扫墓祭祀而设置的。
没有子嗣就是没有“后人”,立碑于无后之人也就失去意义,这成为古代社会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之一。
在生儿育女这件事上,古人可谓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执着,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现代,生育才逐渐转变为个人选择。
其实,古人重视生育也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古代条件苛刻的环境下,子嗣具有明显的生存和经济价值。
他们可以帮助家庭劳作,养活老人,也能继承香火,延续家族血脉,但放在今天,这些观念就显得过时。
现代社会不再将生育等同于一切,也更尊重每个人的生育选择,我们不能以古人的标准要求今人。
即便古人重子嗣,但生育终究是家庭的私事,我们不应仅因他人无子而批评,因为那些无子女的人也可能活得很充实。
立碑不立碑,其实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价值,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心胸看待他人,给予家中老人更多关爱。
无论古今,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今人跳出古代的框框,不再将生育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让那些无后者也能活得体面。
新坟三年不立碑
从古至今,先人都会在失去至亲后殡葬,并在坟前立碑表明此人地位与姓名。
这项习俗虽代代传承,却也常随时代更迭而略有变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新坟三年不立碑”这一规定。
这项规定源自古人对生死轮回的认知,他们相信,人死后魂魄仍会在人间徘徊,直至五脏六腑完全腐朽为止。
若在此期间擅自移动遗体或立碑,极易惊扰亡灵,招来厄运,为确保新坟稳固,墓主安生,古人遂制定出“新坟三年不立碑”的习俗,以彰显对亡者的敬意。
当然,这项规定也基于实际需要,古代墓碑多用岩石雕成,单块重达数百斤,新坟刚掘,土壤松软,立时竖碑,极易歪斜倾倒。
待三年后,泥土经雨水冲刷已十分结实,再立碑便可稳固矗立,以示子孙后代。
据史书记载,我国“新坟三年不立碑”的习俗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当时士人去世,葬礼结束后三年才立碑勒德,以示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这一仪式被视为孝道的体现,据考古发现,定州望都汉墓中出土的墓志铭显示,汉代已有立碑日期的明确规定。
随着时代发展,“新坟三年不立碑”很多文人学士,把这看作一种精神净化的过程。
新坟未立碑之时,生者常来墓前悼念、踏青,以这种方式抒发哀思,渐渐褪去悲痛,三年后,立碑则意味着生者的心情已平和,正式与逝者诀别。
当代人虽已不像古人那样谨守三年之期,但“新坟三年不立碑”的精神内涵却值得继承。
横死之人也不能立碑
横死的人,是指那些因为突发的意外事故而丧命的人,如高速撞车后当场死亡,或者是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死亡。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这类人的死不太吉利,会给家族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有不让他们进祖坟的,要另择地方安葬,即使安葬了,也不能为他们立碑。
这其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一来,横死之人往往死状非常惨烈,譬如被车撞的肢体残缺不全,精神上也常有怨气。
如果和祖宗葬在一起,陵墓的风水就受到破坏,二来,这类死亡多少有失体统,家族内讳莫如深,若立碑则事迹昭然。
路人看到,多有议论,这对逝者的家人也不公平,所以,视横死者为不祥之兆,需要单独安葬,不立碑。
其实,古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还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尊重,横死之人的死状往往非常惨烈痛苦。
比如上吊之人面色发紫,舌头伸长,或者跳楼者尸骨残缺,这样的死相放在陵墓中,对先人也是一种亵渎。
古人讲究墓地风水吉凶,深信影响子孙福祸,如果风水受破坏,子孙必定不得安生,因此宁可违背常规,也要保全家族基业。
最后,横死之人的死因往往令人难以启齿,家族内自觉有失体面,不愿为外人所知。
如果立碑立传,不仅碑文难写,而且坟墓一建,事迹昭然,看碑者必然议论纷纷,这对逝者亲人极不公平。
当今社会,虽然视死更为平常,但对古人规矩还是应理解和尊重,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其实也引发了后人对古人这种行为的思考。
夭折之人不能立碑
为什么从前夭折之人不能立碑呢?这其实源于古人对生死看法的不同。
在古代,人们对不同身份阶层的死亡有不同的称呼,像皇帝“驾崩”,侯“薨逝”,官员“逝世”,而底层人民才叫“死”。
这反映出等级观念的存在,而对于不同年纪的死亡,也有不同的说法,婴儿或儿童死亡叫“夭折”,青少年死亡叫“殇”,“夭殇”的寓意是还未成年,或成家就死去。
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这种夭折之人不能立碑的规定呢?这其实与古人的生死观念,和家族伦理观息息相关。
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立碑需要花费不少银钱,古人认为夭折之人福薄命浅,没有活到该活的年岁,若为他立碑铭文,就是在祸害家族财运。
同时古人讲究年功序列,只有活到老归葬,才能获得“原葬”待遇,也就是回归家族墓地,享有立碑的权利。
可以说古代墓葬观念复杂,认为立碑要符合阴阳五行、风水等方面的原则,夭折之人与这些规则不符,其墓地立碑被视为不顺应天命,因此不能立碑。
这一规定在今天看来显然过于死板,但它反映了古人特有的价值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使人们的生死观更加开明包容。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观念渐渐被淡化,现代社会追求平等,不再有等级之分,人们也更注重生命价值,所以夭折之人也能立碑纪念。
其实对于古人来说,当时的科技没有那么发达,对于很多的事情,都会比较的迷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的认知都会比较的全面。
对于去世的人,都会进行妥善的安置,不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就会放任不管。
不过,古人的智慧,还是可以参考学习的。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