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二爷爷离世,是我第一次全程参与乡村的送葬仪式。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纯粹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庄重仪式,可现实却给了我一击,让我目睹了时代变迁下传统葬礼令人痛心的变化。
在乡村,道士唱戏本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活动。它扎根于乡土,是民俗信仰的具象化表达,有着独特的唱腔、服饰与仪式流程,是对逝者最后的送别,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寄托。请道士做法、唱戏,曾经饱含着生者对逝者的敬重与不舍,旨在让逝者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入土为安。
小时候,听闻村里要请道士,那可是件大事,那时候,大家都会参与进来,大家怀着庄重肃穆的心情,遵循着代代相传的规矩,跟随者道士给送逝者远行。道士身着道袍,手持法器,念念有词,我从小便觉得很神圣,很敬重道士们,甚至小时候还感到害怕。他们唱腔抑扬顿挫,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传递着对生命轮回的敬畏和对逝者的祈愿。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活动渐渐变了味,利益化的阴霾悄然笼罩。
二爷爷的葬礼,本应是一场寄托哀思的庄重仪式,可经历过后,却让我满心都是愤怒与无奈。
第一天的舞龙环节,主事的人非要亲人们上去坐龙椅,美名其曰说是图吉利,却索要一百块钱,不容拒绝。家里的亲戚都被挨个叫了个遍,多数人虽不情愿,但也掏了钱,不过大多只是交钱,没真去坐。要是真为了讨个好彩头,理应尊重大家的意愿,怎能强行逼迫呢?这感觉就像是打着吉利的幌子,行敛财之事。
当晚,道士做法到深夜。大伯伯捧着二爷爷的灵位,伯伯打伞,他们在道士引领下登上高桌,我们则在下面扯着白布。这时,道士突然索要香烟和钱财,还念出每个亲戚的名字,不给就僵持不下。之后又让大人往白布上扔钱,这些举动让人摸不着头脑,逝者的安息难道要靠金钱堆砌?
第二天,各种仪式不断,我只能跟着大人的指示行事。其中,道士让哥哥们端着供品,中途却索要香烟,少一条都不行。晚上唱戏,我们被要求上台跪拜,演员唱完哭丧戏就伸手要钱,给了一次又来一次,我们跪在台上半小时,满心的悼念被这要钱行为搅得稀碎,庄重的葬礼变成了一场金钱闹剧。
第三天,最后送葬那天,依旧没能摆脱金钱的影子。我们子孙后辈跪拜,道士却念着亲戚名单索要钱财,给少了还不行。后面我们在路上游行,抬棺人也趁跪拜环节索要“辛苦费”,理由冠冕堂皇,少给一点都不依不饶。在这悲伤时刻,他们的行为显得格外刺眼,对逝者毫无敬畏。
这场葬礼,本应是充满哀伤与缅怀的庄重场合,可这些层出不穷的变相要钱行为,实在让我失望、困惑,甚至感到不屑。它似乎已经偏离了缅怀逝者的初衷,变得世俗而功利,让人不禁思考,这些所谓的传统习俗,是不是在传承过程中被扭曲了呢?
如今走进乡村的丧葬场合,“要钱”的声音此起彼伏。道士不再专注于法事的精髓,而是频繁提及费用,一场法事下来,各种收费名目让人眼花缭乱。戏班子也不例外,开场前让亲戚点歌,收费从三百到一千不等。这次,我全程关注,竟发现有人假唱对口型,毫无诚意可言。
这种利益化的乱象,破坏的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传统文化根基的侵蚀。当金钱成为首要目的,艺术的纯粹性被抛弃,道士唱戏不再是为了传承文化、慰藉心灵,而是沦为赚钱的工具。
这种利益化的乱象,让原本纯粹的丧葬仪式变得功利和世俗。它不仅加重了前来悼念后辈的经济负担,更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美好记忆蒙上了灰尘。在金钱的驱使下,道士和戏班子失去了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被抛诸脑后,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交易。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市场经济的冲击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在利益面前,一些人忘却了传统文化的尊严和意义。同时,乡村文化监管的缺失也为这种乱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没有有效的约束和引导,传统丧葬活动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乡村丧葬文化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不能任由其被利益吞噬。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文化活动的规范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打击乱收费行为。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让乡村丧葬仪式回归到它原本的意义,真正为逝者送上一份安宁,为生者留下一份慰藉。
(浏览:)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0000-391
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10106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