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总是有人会问我,最亲最爱的人离世这么久了,为什么我还是接受不了;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接受,而对我来说就那么的难;我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接受,到底要多久才会接受。
今天我就通过几百个案例和我自身的疗愈经验,从不同的视角给各位同命家人做一个深度的解读。如果你正陷入丧亲的哀伤中无法自拔,一直幻想着离世的人还能回来,已经被事实和痛苦两座大山挤压的无法动弹,一定要反复阅读这篇文章。
最亲最爱的人离世后,最初的一两周,我们会陷入巨大的惊愕之中,整个人恍惚麻木,那种不可思议令整个脑子一片空白。几乎要好几周的时间,我们才能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和逝者链接特别深,甚至逝者就是自己全世界的家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等反应过来的那一刻,身体通常会出现强烈的躯体反应,心慌,发抖,惊恐,甚至头晕恶心。那种痛苦对我们的意志力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时常还会伴随着很多极端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那种感受是我们过去从未经受过的,太强烈,根本无法耐受;一方面是对自己这种反应的巨大恐惧,觉得自己不正常甚至担心自己会疯掉,又或者会不会永远好不了了。因此就特别害怕下一次的出现,越害怕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发作。
这样的痛苦经历,基本上就奠定了我们面对接下来一系列哀伤反应的基调:“痛苦,离我远点,我要赶走你。”有了这个基调,我们离接受就只会越来越远。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需要带领大家去看清接受的本质。
你是不是也认为,你需要接受的是最亲最爱的人离世的事实?包括哀伤心理学的理论中也一再强调:哀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接受事实。没错,从疗愈的视角,我们的确需要接受事实。因为只有承认并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可能去面对我们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各种事实,唯一能解决问题的那个人才苏醒。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接受?大家都在告诉我们要接受,需要接受,也只能接受,但是却不告诉我们该如何接受,好像也没人能给我们讲清楚。
我想告诉你的结论是:
第一,接受从来不是突然的释怀和承认,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假设你的哀伤之路两年会走完,你有可能到最后一刻还在过接受的课题。哀伤不止,接受这项任务不止。
第二,接受的本质:不是承认并接受逝者离世是一个事实,也不是承认他再也回不来了,更不是承认你失去了和他有关的一切。接受的本质是:接受我们面对没有他的一切场景和情形时所产生的痛苦感受,是臣服,是接纳,而不是消灭痛苦,再无其他。
事实不需要我们接受,事实就是事实,接不接受都不影响它是事实。一切的事实都是“空性”的,它不会带给我们痛苦,它只需要我们知道并尊重,不需要我们接受。令我们痛苦的是,我们面对一切变化和事实时内在产生的感受和反应。
所以接受的功课不在外面,而是一项巨大的内在功课。换句话说,你需要接受的,自始至终只有你自己内心的各种痛苦。只要你无法接纳你的哀伤,无法承认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无法和你的各种痛苦,负面思维共处,一直对抗各种负面感受,想法和情绪,你就有可能一直卡在接受这个课题里。障碍我们的从来不是外面一座座事实的大山,而是我们心中的大山。
第三,在你的内在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多少逝者参与的点,或许你就有多少个点需要接受。而这个点,不是任何一个既定的事实,而是你面对一个个既定事实时你的痛苦反应。
第四,有没有接受,什么时候能接受,取决于你是否决定并开始直面自己内心的各种痛苦。大家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一会接受了,一会又不接受了;一会觉得自己想通了,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一会又想不通了;明明都承认他再也回不来了,但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复盘,总是幻象他还能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每天都需要面对不同的课题,昨天接受了,可能只是接受了他再也不能吃你做的饭了。
其本质,是你接受了面对【他再也吃不到你做的饭】的这个【事实】时,【你内心的痛苦反应】,你和当时自己内心【因此】产生的难受的感受和解了。而明天,可能又会有新的刺激点,需要你重新去接受。这个部分需要大家停下来,反复用心去感知一下,不要用头脑去分析。
接受,不等于我不痛苦了才叫接受,而是我能带着痛苦生活,能与痛苦共处,愿意进入每一份痛苦去感知它。
第五,每个人需要接受的点,在哀伤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全部在你的哀伤地图上标注好了。也就是说,你的课题,早就写好了,只是等他坍缩成现实。而你每接受一个点,其他需要接受的点对你的伤害值也会同步减轻。因为你在一点点拿回自己的心力,越往后,接受起来你的心就越不受力。
第六,外面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我们接受,也就不存在接受事实。我们需要接受的,只有我们自己内在因为丧失,产生的各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第七,接受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破除小我分别心的过程,不破不立。所有因为丧失产生的内在体验永远都不可能消失,就像是悲伤永远都不可能消失一样。但是痛苦会结束,哀伤会结束,不是时间治愈了我们,更不是失忆疗愈了我们,也不是谁救赎了我们。而是,我们看见,感知,接纳,转化,整合了我们因丧失产生的各种伤痛。是我们改变了对一切痛苦的看待,破除二元对立,停止分别,用合一的视角重新去构建叙事。
接下来,我要带领大家看到你需要接受的到底是什么?
你要接受的是:
想到爱人|孩子|父母|亲人,
再也回不来时的那种令人窒息的感受
想到此生再也见不到TA时,
那种令人惊恐的身心感受
想到往后余生,
和TA有关的一切都不复存在的那种痛苦感受
回忆过去种种美好时,
那种不甘心不相信难受的感受
每次想起TA时,
想见见不到,恨不得去找TA时的那种感受
精神上没有支柱,
心里空落落的那种痛不欲生的感受
面对生活中每一个TA本应该在场,
却不在时的撕心裂肺的感受
可能是一道好吃的菜;可能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可能是你获得什么成就了;可能是孩子人生中的大事等
面对生活中每一次看见别人有,我却没有时的悲伤,自卑,不平衡甚至是嫉妒的感受
可能是朋友圈别人晒幸福时;可能是马路上的一个背影;可能是你真的被人同情时等等
面对生活中因为失去他,
不得不自己面对和承担的,
现实问题时的恐惧,焦虑,无助的感受
可能是你的负债;可能是孩子的抚养问题;可能是生病无人照顾时;可能是余生的孤独:可能是害怕别人的眼光
未来生活中,
面对一切和他有关的情形和场景时遗憾,惋惜的感受
。。。。。。
总之,TA参与了你多少生活,在你的生命中占据多少位置,对你有多重要,你需要接受和面对的【内在痛苦体验】就有多少。
只要是我们需要重新去面对的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的事实,都有我们需要去接受的课题。很多的课题每天都会重复,每天也会有新的课题。
所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我已经接受了】,也不会因为今天我接受了,今天以后就不要过接受的课题了。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我臣服一切因为丧失带给我的痛苦,并与之共存。无论是当下的痛苦,还是未来会持续出现的各种痛苦,我都认领,都臣服,都接纳,都为之负责。
最后,我希望带领大家从本质出发,给大家一些可以尝试着去接受的方法。
第一,哀伤日记。把你每天内在产生的各种感受,情绪全部记录下来。它可以让我们自己,慢慢的绘制出自己的哀伤地图,便于我们找到我们自己哀伤的规律,创伤点并更好的自救。
第二,情绪监测日志。把生活中所有触发我们哀伤的时间,场景,情形,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在冷静下来后,通过复盘全部记录下来。它可以让我们精准的找到,自己未来需要面对的内在课题,便于我们完成丧失后自我的重塑和人生的重建。
第三,觉察笔记。对自救的过程进行记录,对自己内在的变化保持觉察。方便我们及时的修正我们自救的策略,调整我们哀伤的进程和前行的步伐及方向。
第四,梳理出自己需要面对的,内在层面的课题和现实层面课题。战胜恐惧,唯一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具象化恐惧,看清恐惧的真实面目。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对各种头脑想象出来的痛苦的恐惧,是我们臣服和接纳最大的阻碍。
以上的每个方法,其实都直指哀伤疗愈的根本策略:面对。
面对,并不是逼迫自己带着满身的伤痕去奔跑,不是逼迫自己一夜间长大,也不是逼迫自己咬牙死扛,更不是逼迫自己成为一个麻木的机器。
面对,是我承认,我是我一切痛苦的第一责任人,我有权用任何的方式去应对这场丧失以及我的哀伤。
面对,是我【用正面】对着一切发生,一切现状,一切处境,一切问题以及我的一切样子;面对,是我愿意看着这一切,不逃跑,不躲避,不隐忍,不压抑。
面对,是一种态度,是我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面对,等于我对一切说,我是我人生的负责人,我是一切痛苦的创造者,我也是一切痛苦的终结者。
当我们决定面对的时候,哪怕我决定用【躺平】去面对,也是面对。因为这时候的【躺平】,是现阶段我对面它唯一能采取的策略,是无为,而不是摆烂。
当你决定面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外面没有别人,没有事儿,只有你自己。一切都在你之内,你一切的功课也都是内在功课。反之,你就会觉得问题都在外面,痛苦都是他人他事儿导致的,处处是撕你伤疤的手,处处都是刺激和伤害。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待在【受害者】的囚笼里哀嚎,等待命运宣判。
面对,就等于说,我是我生命和人生的主人,我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但我允许自己慢慢来,允许自己可能还做不到,允许自己反复跌落,允许自己以任何节奏任何的姿势去哀伤。
面对之后,就是接纳,就是臣服,就是转化和生命的升华。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3-21
发布日期:2025-03-17
发布日期:2024-08-23
发布日期:2024-07-30
发布日期:2024-07-29
发布日期:2024-06-27
发布日期:2024-06-26
发布日期:2024-06-24
发布日期:2024-06-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0000-391
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10106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