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陵园
市县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杭州 南京 天津 武汉 重庆
陕西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汉中 榆林 延安 安康 商洛 铜川 神木 韩城 府谷 靖边 定边
山西 太原 临汾 大同 运城 晋中 长治 晋城 阳泉 吕梁 忻州 朔州 临猗 清徐 柳林 高平 泽州 襄垣 孝义
湖北 武汉 宜昌 襄阳 荆州 十堰 黄石 孝感 黄冈 恩施 荆门 咸宁 鄂州 随州 潜江 天门 仙桃 神农架 宜都 汉川 枣阳 武穴 钟祥 京山 沙洋 松滋 广水 赤壁 老河口 谷城 宜城 南漳 云梦 安陆 大悟 孝昌 当阳 枝江 嘉鱼 随县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淮南 安庆 宿州 六安 淮北 滁州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亳州 黄山 池州 巢湖 和县 霍邱 桐城 宁国 天长 东至 无为
湖南 长沙 株洲 益阳 常德 衡阳 湘潭 岳阳 郴州 邵阳 怀化 永州 娄底 湘西 张家界 醴陵 澧县 桂阳 资兴 永兴 常宁 祁东 衡东 冷水 江涟源 双峰 邵阳县 邵东 沅江 南县 祁阳 湘阴 华容 慈利 攸县
福建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漳州 宁德 三明 南平 龙岩 武夷山 石狮 晋江 南安 龙海 上杭 福安 福鼎 安溪 永春 永安 漳浦
四川 成都 绵阳 德阳 南充 宜宾 自贡 乐山 泸州 达州 内江 遂宁 攀枝花 眉山 广安 资阳 凉山 广元 雅安 巴中 阿坝 甘孜 安岳 广汉 简阳 仁寿 射洪 大竹 宣汉 渠县 长宁
河北 石家庄 保定 唐山 廊坊 邯郸 秦皇岛 沧州 邢台 衡水 张家口 承德 定州 馆陶 张北 赵县 正定 迁安市 任丘 三河 武安 雄安 新区 燕郊 涿州 河间 黄骅 沧县 磁县 涉县 霸州 香河 固安 遵化市 迁西 玉田 滦南 沙河
新疆 乌鲁木齐 昌吉 巴音郭楞 伊犁 阿克苏 喀什 哈密 克拉玛依 博尔塔拉 吐鲁番 和田 石河子 克孜勒苏 阿拉尔 五家渠 图木舒克 库尔勒 阿勒泰 塔城
江苏 苏州 南京 无锡 常州 徐州 南通 扬州 盐城 淮安 连云港 泰州 宿迁 镇江 沭阳 大丰 如皋 启东 溧阳 海门 东海 扬中 兴化 新沂 泰兴 如东 邳州 沛县 靖江 建湖 海安 东台 丹阳 宝应县 灌南 灌云 姜堰 金坛 昆山 泗洪 泗阳 句容 射阳 阜宁 响水 盱眙 金湖 江阴
广东 深圳 广州 东莞 佛山 中山 珠海 惠州 江门 汕头 湛江 肇庆 茂名 揭阳 梅州 清远 阳江 韶关 河源 云浮 汕尾 潮州 台山 阳春 顺德 惠东 博罗 海丰 开平 陆丰
吉林 长春 吉林 四平 延边 松原 白城 通化 白山 辽源 公主岭 梅河口 扶余 长岭 桦甸 磐石 梨树县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山南 林芝 昌都 那曲 阿里 日土 改则
广西 南宁 柳州 桂林 玉林 梧州 北海 贵港 钦州 百色 河池 来宾 贺州 防城港 崇左 桂平 北流 博白 岑溪
辽宁 沈阳 大连 鞍山 锦州 抚顺 营口 盘锦 朝阳 丹东 辽阳 本溪 葫芦岛 铁岭 阜新 庄河 瓦房店 灯塔 凤城 北票 开原
云南 昆明 曲靖 大理 红河 玉溪 丽江 文山 楚雄 西双版纳 昭通 德宏 普洱 保山 临沧 迪庆 怒江 弥勒 安宁 宣威
贵州 贵阳 遵义 黔东南 黔南州 六盘水 毕节 铜仁 安顺 黔西南 仁怀 清镇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金华 嘉兴 台州 绍兴 湖州 丽水 衢州 舟山 乐清 瑞安 义乌 余姚 诸暨 象山 温岭 桐乡 慈溪 长兴 嘉善 海宁 德清 东阳 安吉 苍南 临海 永康 玉环 平湖 海盐 武义县 嵊州 新昌 江山 平阳
宁夏 银川 吴忠 石嘴山 中卫 固原
甘肃 兰州 天水 白银 庆阳 平凉 酒泉 张掖 武威 定西 金昌 陇南 临夏 嘉峪关 甘南 敦煌
海南 海口 三亚 五指山 三沙 琼海 文昌 万宁 屯昌 琼中 陵水 东方 定安 澄迈 保亭 白沙 儋州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赤峰 鄂尔多斯 通辽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兴安盟 乌海 阿拉善盟 海拉尔
青海 西宁 海西 海北 果洛 海东 黄南 玉树 海南 格尔木
河南 郑州 洛阳 新乡 南阳 许昌 平顶山 安阳 焦作 商丘 开封 濮阳 周口 信阳 驻马店 漯河 三门峡 鹤壁 济源 明港 鄢陵 禹州 长葛 灵宝 杞县 汝州 项城 偃师 长垣 滑县 林州 沁阳 孟州 温县 尉氏 兰考 通许 新安 伊川 孟津 宜阳 舞钢 永城 睢县 鹿邑 渑池 沈丘 太康 商水 淇县 浚县 范县 固始 淮滨 邓州 新野
黑龙江 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 牡丹江 绥化 佳木斯 鸡西 双鸭山 鹤岗 黑河 伊春 七台河 大兴安岭 安达 肇东 肇州
港澳台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在线帮助
祭祀网专业介绍殡葬信息级祭祀相关内容

咨询服务热线:400-0000-391

网址:http://lingmuxx.com/
主页 > 殡葬知识 >

如何写好民间传统式讣告,这里有答案!

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一、传统式讣告的写作格式

民间传统常用的讣告形式多以一般式为主,且大多都是以亲属承丧人为主体撰写讣告。大致格式如下。
(1)开头一个大书的“讣”字。
(2)另起一行写幕设某地某处(即停灵、灵堂处)。
(3)写正文,基本格式如下。
独占一行:不孝男××(子名),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
又独占一行:显考/妣(父死称考,母死称妣)。
再另起行:××(逝者,前可写职务履历),恸于××××年×月×日×时寿终正/内寝(父死称正寝,母死称内寝)。距生于××××年×月×日×时,享年×岁。不孝男××(子名)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兹于××××年×月×日开奠、×月×日发引。伏冀。
另起一行,小字横写,可用红字:寅、年、世、戚、友、族、乡谊。
横写小字下竖写:垂赐吊唁,曷胜哀感。谨此讣。
单独起一行大字书写:闻。
(4)最后是子孙侄等五服内族人后辈名。

二、传统式讣告中文字的解释

① 讣告的开头写“不孝男”,为自谦辞,意思是对父母不孝敬。
② “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意思是先辈的去世是自己引起的祸端,应该让自己死去,怎么让自己的亲人替自己去世呢?这太遗憾了。这句话还有为先辈离世而痛陈忏悔之意。
③ “父母”传统意义上生称不能用于冥称,故曰“考妣”。“先考”是对父去世的尊称,如先父做过领导,则写“显考”;“先妣”是对母去世的尊称,如先母年高功大,亦用“显妣”。“府君”指去世的先父;“太君”指去世的先母。现实中“考妣”二字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使用,可以变通为“严君(严亲)慈亲”“家严家慈”“先严先慈”。“讳”,意为不敢直接说出先辈的名字。
④ “×公×(母)××老大(孺)人”,应按殁者的辈分来写。
⑤ “亲视含殓”是亲眼看见先辈入棺木。含殓:含就是在逝者的口中放一样东西,就像他还活着一样,不忍虚其口。古时,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碧,士含贝。殓,给逝者穿衣入棺。民间旧说收殓。
⑥ “寿终正寝”是指年老者病故男寿终而入棺木。“寿终内寝”是指年老者病故女寿终而入棺木。年少者用“终于正寝”“终于内寝”。
⑦ 对于“寿终……”,60岁以上者写“享年多少岁”,60岁以下写“存年多少岁”。“享年”或“享寿”需根据逝者年龄来写。所谓“一幼二弱三壮四强五艾六耆七稀八耋九耄,百为期颐,四舍五入论寿”,即15岁以下为“享天寿”;16~25岁为“享弱寿”;26~35岁为“享壮寿”;36~45岁为“享强寿”;46~55岁为“享艾寿”;56~65岁为“享耆寿”;66~75岁为“享稀寿”;76~85岁为“享耋寿”;86~95岁为“享耄寿”;96岁以上为“享颐寿”。
在具体书写的时候还须注意确寿词与概寿词的区别。
确寿词:表达准确寿数的词语,如“花甲”或“耳顺”(60岁)、“古稀”(70岁)、“杖期”或“八旬”(80岁)、“甲半”或“九秩”(90岁)、“期颐”(100岁)。
概寿词:表达某一范围寿数的词语,如“耆寿”(60~69岁)、“耋寿”或“稀寿”(70~79岁)、“耄寿”(80~89岁)、“颐寿”或“耇寿”(90~99岁)、“皓寿”或“人瑞”(100岁及以上)。
另外,生于、故于专用于女性的一般是“原命”“大限”,专用于男性的一般是“圣辉”“殒灭”。
⑧ 为表示子女的孝顺,中间加入些修饰词:不孝男××等侍奉(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叩天呼地,悲痛欲绝,遵礼(制)成服,停柩在堂,朝夕哀奠等。
“遵礼成服”,旧时丧礼大殓后,逝者的亲属按照与逝者的亲疏关系,遵照当地的风俗礼仪而穿着缝制的丧服叫成服。“停柩在堂”是指男亡用;“停柩在室”是指女亡用。
若父(母)死母(父)在,应在“谨择于或谨卜于……”之前加“奉慈(严)命”,以示对活着的母(父)的尊重。
⑨ “叨嘱……”,也可写为“倘蒙亲姻、友戚(并排)谊垂赐祭(悼),不胜哀感,谨阻确辞,哀此讣闻。”或“叩在恭候,望亲世(并列)友赐奠,特此讣闻!”或“忝属姻亲世族友谊,哀此讣闻。”
⑩ 讣闻落款
A.自称署名。讣闻的署名颇有讲究。其前后顺序和抬头位置的高低依家族世系中与逝者的远近关系及长幼秩序排列,依“五服”之礼规定的标准,不得逾越。主丧者在先,因他是逝者的嫡传。
父死母在,用“孤子”;母死父在,用“哀子”。父母双亡,父先亡母后亡,孝子称“孤哀子”;母先亡父后亡,孝子称“哀孤子”。“期服侄”是指亡者的亲侄儿。祖父母故有父者之孙曰“期服孙”,祖父母故无父者之孙曰“杖期孙”。“功服孙”是指亡者的亲侄孙。“大功服孙”是指亡者的亲曾孙。“小功服孙”是指亡者的亲侄曾孙。祖父母故长子已殁而长子之长子宜承重服孝故曰“承重孙”。出继于他人其亲生父母故曰“降服子”。伯叔父母故曰“杖期侄”。
B.哀泣词的使用
a.“泣血稽颡”。“泣血”是指悲痛得哭出血来;“稽颡”是指头额碰地,额至地且停留片刻,形容悲痛至极。服丧三年的人行此大礼。
母丧父在,“哀子×××泣血稽颡”;父丧母在,若祖父、祖母在,“祖严慈侍下,孤子×××泣血稽颡”;父母俱丧(父先丧母后丧或者母先丧父后丧),“孤哀子×××泣血稽颡”;嫡孙(长孙)之父母先殁而后祖父母丧,“承重孙×××泣血稽颡”;嫡曾孙(长曾孙)之祖父母先殁而后曾祖父母丧,“承重曾孙×××泣血稽颡”;嫡玄孙(长玄孙)之祖及曾祖先殁而后高祖父母丧,“承重玄孙×××泣血稽颡”;父死百日内逢母丧,“孤加哀子×××泣血稽颡”;母死百日内逢父丧,“哀加孤子×××泣血稽颡”;祖死百日内逢父母死,“承重孙加孤哀子×××泣血稽颡”。本生父母丧、出继为人后者,“降服子×××泣血稽颡”;过继来之子养父母故,“承嗣孤子哀子×××泣血稽颡”;两父已故现母故,“孤哀子×××泣血稽颡”;两母已故现父故,“哀孤子×××泣血稽颡”。
b.“抆泪稽颡”。指哭泣而拭泪,叩头额至地且停留片刻。服丧三年的人行此大礼。
嫡孙(长孙)父殁祖在而祖母丧,“杖期孙×××抆泪稽颡”;祖父母丧,嫡孙之父母皆在,“期服孙×××抆泪稽颡”;曾祖父母丧,父、祖父俱在者,“五月期服曾孙×××抆泪稽颡”;高祖父母丧,曾祖、祖父俱在者,“三月期服玄孙×××抆泪稽颡”;岳父母无子寿食婿家丧,“缌服婿×××抆泪稽颡”;嫡母庶母故,“杖期子×××抆泪稽颡”;伯叔父伯叔母故(无子者),“期服侄×××抆泪稽颡”。
c.“抆泪稽首”。指哭泣而拭泪,叩头至地。
兄丧,“期服治×××抆泪稽首”;妻丧,父母如有一个在称期服生,“杖期生×××抆泪稽首”;伯叔父母丧,“期服侄×××抆泪稽首”;曾伯叔父母丧,“缌麻侄孙×××抆泪稽首”;伯叔祖父母丧,“功服侄孙×××抆泪稽首”;长子丧,“杖期生×××抆泪稽首”。
d.“抆泪拜”。指边擦泪边拜。
兄弟丧无子,“期服兄、弟×××抆泪拜”;嫂与弟妇丧,“功服生×××抆泪拜”;长子媳丧,“反哀服生×××抆泪拜”。
e.其他。出阁女泣泪稽颡,女婿拭泪顿首;孙辈抆泪稽颡;期服孙、杖期孙抆泪稽颡。玄孙(宜写三月齐衰孙或缌服玄孙)抆泪稽首。孙女孙媳等泣泪拜(一边哭一边拜);孙女婿泣顿首(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外孙外孙媳泣泪拜;外孙女外孙女婿挥泪拜(一边挥洒泪水一边拜);胞兄弟等为顿首;胞姐妹等为敛首(俯首,低头);其他亲戚为鞠躬。
C.承重孙与孤哀子先后写法。承重孙只有一人,虽有叔父在,宜将承重孙写在前。
D.新式讣告中,落款处还可写为“同泣跪启”“同泣启”“泣血叩启”“泣血谨启”“拜告”等。
 如果迁新莹地,要加“并迁”两字。

三、传统式讣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① 要注意的是,传统式讣告通常是以子孙等辈名义写的(一般是子;如长房长子先亡,则为长房长孙,称“承重孙”),所以多不书逝者名讳(避讳),如为父、祖父男性,写其本人的字号+府君(字号前不系姓);如为母、祖母女性,写×(夫姓)母×(本人姓)太孺人。
② 传统式讣告最后五服内族人后辈署名,除了要在名前准确系上五服关系语汇外,名后所对应的“哭拜”用语也不同,要注意必须和五服亲疏相符合,如逝者之子就不能用“抆泪稽首”,逝者之侄就不能用“泣血稽颡”。逝者之子还要根据父母存殁的具体情况注意“孤”“哀”字“孝衔”的不同使用。
③ 传统式讣告末尾署名,据五服远近亲疏,有“泣血稽颡”“泣血稽首”“泣泪顿首”“抆泪顿首”“拭泪顿首”等几种不同哀痛程度的表述,以体现“亲亲之杀”。“泣泪拜”是指一边哭一边拜。“拭泪拜”是指边擦泪边拜。
④ “享”通“亨”或“亯”,因享带“子”犯大忌,尤其往生者有子已经去世的切不可写“享年”,应写为“亨年”或“亯年”。灵的繁体字有三个“口”,“口”意味着已逝一口,所以灵字一般写为雨字头下“男三弓女四巫(王)”。
⑤ 传统式讣告一般要求竖写,不横写,文中有两处可错上两字,错上两字中间一般要求为五行或七行,高寿的老人亦可用九行,但不可用双行。

 

(全文完)
 

(浏览: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0000-391

    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1010630号-2